从卖菜小郎君开始侠行三国 第115章 江东采石矶

作者:柯基同学 分类:历史 更新时间:2025-04-01 11:23:27
最新网址:www.bqgcc.com

雕花窗棂外,铅灰色的乌云仿若狰狞的巨兽,悄无声息地遮蔽了皎洁的明月,厅堂内的烛火愈发摇曳不定。火苗如受惊的精灵般狂舞,将三人的身影肆意扭曲,在墙壁上投下张牙舞爪的暗影,仿佛预示着一场惊变即将来临。

上使望着马元义那得意洋洋的嘴脸,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,双手不自觉地握紧,忍不住再次追问:“到底是什么指令?大贤良师究竟有何安排?”

马元义慢悠悠地踱步至案几旁,案几上的青铜烛台散发着幽光,映得他面容更加诡异。他伸手端起一盏茶,轻吹浮沫,故意卖起了关子:“此次任务,关乎太平道生死存亡,决定着天下的走向。大贤良师令我即刻以述职之名,奔赴洛阳,与内廷阴葵派的首领十常侍秘密联络,并给予重金贿赂。”

“阴葵派?十常侍?”上使眉头瞬间拧成死结,眼中满是震惊与不解,连退两步,撞翻了身后的矮凳。“渠帅,那十常侍在朝堂之上结党营私、无恶不作,卖官鬻爵致使民不聊生,各地灾荒之时,还私吞赈灾钱粮,天下人对他们恨之入骨!咱们太平道向来以拯救苍生为旗号,怎么能与这般恶势力狼狈为奸?”

马元义将茶盏重重一放,发出清脆声响,脸上闪过一丝不悦:“上使,你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如今朝廷的军队对我们严防死守,若没有内应,仅凭我们的力量,想要推翻朝廷谈何容易?十常侍身处宫廷中枢,掌控着诸多机要,与他们合作,能让我们事半功倍。目前,我已经与封谞、徐奉取得联系,他们愿意与我们里应外合。待时机成熟,十常侍便会在宫中发难,除掉皇帝。届时,朝廷必然陷入混乱,大贤良师便可顺势起事,一举夺取天下!”

上使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,上前一步,衣袂飘动:“渠帅,这万万不可!一旦与十常侍合作的消息传出,天下人定会认为我们太平道与他们是一丘之貉。太平道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声誉,将毁于一旦,百姓又怎会再支持我们?”

“声誉?”马元义冷哼一声,绿豆般的眼睛里闪烁着寒光,“在这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,声誉能当饭吃,还是能当刀使?等大贤良师登上皇位,开创太平盛世,百姓自然会明白我们的苦心。眼下的些许牺牲,不过是为了成就千秋大业!”

上使气得浑身发抖,指着马元义道:“这分明是自欺欺人!大贤良师一直教导我们要替天行道、救民于水火,如今却要与恶人为伍,这与我们的教义背道而驰。大贤良师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?”

马玉郎在一旁听得心惊胆战,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,下意识地扯了扯马元义的衣角:“叔父……”马元义不耐烦地甩开侄子的手,目光始终紧盯着上使:“所以说,你根本不了解大贤良师的宏图伟略。如今的朝廷病入膏肓,若不采取非常手段,如何能打破这腐朽的局面?与十常侍合作,是为了以最小的代价,换取最大的胜利。”

上使冷笑一声:“以最小的代价?与十常侍合作,就如同与虎谋皮。他们心狠手辣、反复无常,一旦事成,难保不会过河拆桥。到那时,太平道不仅夺不了天下,还会成为众矢之的,无数信徒将惨遭屠戮,这难道就是你想要的结果?”

马元义双手抱胸,在屋内来回踱步:“上使,你太过谨慎了。我与封谞、徐奉早已达成协议,双方互有把柄,他们不敢轻易背叛。况且,大贤良师早已布下天罗地网,即便十常侍有异心,也翻不起什么风浪。”

上使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:“即便如此,天下悠悠众口,我们该如何应对?一旦与阴葵派勾结的消息传开,各地的义士定会群起而攻之,太平道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。”

“哼!”马元义不以为然地摆摆手,“等我们推翻朝廷,建立新朝,那些流言蜚语自然会烟消云散。到时候,百姓只会感激我们为他们带来了太平盛世,又怎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?”

上使目光如炬,直视马元义:“渠帅,你这是在玩火自焚!为了所谓的大业,不惜违背良心,与恶势力勾结,最终只会让太平道走向万劫不复。大贤良师若知道你如此曲解他的本意,定不会饶你!”

马元义仰头大笑,笑声在厅堂内回荡:“上使,你就别再拿大贤良师来吓唬我了。我所做的一切,都是奉大贤良师的命令。倒是你,瞻前顾后,畏首畏尾,根本不配参与这改天换地的大业!”

两人针锋相对,互不相让,气氛紧张到了极点。马玉郎躲在角落里,大气都不敢出,生怕自己的一举一动会引来两人的怒火。

良久,上使长叹一声:“渠帅,我还是难以认同你的做法。但既然是大贤良师的命令,我也无话可说。只希望你能谨慎行事,莫要让太平道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”

马元义嘴角上扬,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:“上使放心,我自会把握分寸。这天下,很快就会落入我们太平道手中!”此时,一阵狂风呼啸而过,吹得雕花窗棂嘎吱作响,仿佛是即将到来的风暴的前奏。

随着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,如墨的夜色渐渐褪去,慈湖县在一片朦胧中苏醒。宵禁放开的铜锣声响起,城门缓缓打开,两骑飞马如离弦之箭般冲出慈湖县。出了城门之后,马元义一骑朝着洛阳方向疾驰而去,而那傩面道人则向着秣陵县方向奔去。

傩面道人骑在马上,看着慈湖县周边的景象,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涩。官道旁,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瘫坐在地,身旁是一具用破草席裹着的尸体。老妇目光呆滞,干枯的双手不停地拍打着地面,撕心裂肺地哭号着:“儿啊,娘对不起你!太平道的人抢走了咱们的粮食,你活活饿死,娘也不想活了!”道人勒住缰绳,驻足片刻,眼中满是不忍。那老妇蓬头垢面,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,脚上连双鞋都没有,裸露的双脚布满了伤口。

继续前行,道人来到一处村落。村落里一片死寂,只有几缕炊烟在破败的屋顶上袅袅升起。突然,一阵打骂声传来,道人循声而去,只见一个身形佝偻的农夫被几个太平道信徒按在地上,拳打脚踢。农夫满脸血污,嘴里不停地求饶:“大爷们,饶了我吧!我家实在拿不出多余的粮食了。”为首的信徒恶狠狠地啐了一口:“哼!拿不出粮食,还想在这太平道的地盘上活命?”道人看着这一幕,眉头紧锁,心中怒火中烧。这农夫家中一贫如洗,土坯房摇摇欲坠,屋内除了几件破旧的农具,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当。

离开村落,道人沿着一条小路前行。不远处,一位年轻女子坐在路边,怀中抱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孩子,泪流满面。女子哭诉道:“道长,救救我的孩子吧!太平道的符水不仅没治好他的病,还骗走了我们最后的积蓄。现在孩子快不行了,我该怎么办啊?”道人看着女子绝望的眼神,心中一阵刺痛。孩子小脸苍白,嘴唇干裂,气息微弱,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。

目睹这一幕幕人间惨剧,傩面道人一路上心情沉重。他往秣陵县的方向走了几百里,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受苦百姓的面容。终于,他咬了咬牙,勒转马头,朝着另一个码头的方向驰去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