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的李泰还在府上做着他的春秋大梦,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,这一切其实都是李治与朝堂内众人默认达成的默契。
而对于这一默契,李世民也是默认的。
边陲小国内乱,大唐不仅可以借此安稳休养生息,并且还会在最后关键时刻对其当头棒喝。
两仪殿的龙涎香染透了奏折,李世民望着北疆舆图轻笑。
让狼崽子们在辽东撕咬,待秋深马肥时,自有大唐旌旗插上他们流干血的土地。
谁料寒露未至,一匹快马踏碎了长安晨雾。
“幽州八百里加急,魏王李泰率契丹摩会四部大破新罗与百济残兵,在摩可手中夺回契丹两部遗失之地。”
驿卒一路上跑死了近八匹马,终是赶到了太极宫外,在见到太极宫门的那一刻,双眼一黑从马上跌落下来……
而此时的晋王府,李治收到的并非驿站的加急塘报,而是远在契丹的部曲送来的密信。
“魏王取出全部军械,摩会四部焕然一新,如今契丹局势恐有巨变……”
简短数语,却让李治眉头紧锁,“真是千算万算,没想到李泰竟会狗急跳墙,偷偷跑到契丹去了,这下他倒是破了我们的局!”
狄仁杰同样面色凝重,“公子!如今魏王私逃契丹,还率领摩会四部略有镇压其余之势,我们的计划恐怕...”
李治当然明白其中利害,如果真让李泰带着摩会四部杀了摩可,再整合契丹势力一股作气统一了契丹,击退了其余小国。
那么李泰回朝将不会有过,反而就成有功。
因为,他将会为大唐开辟一块全新的疆土。
这是李治绝对不能看到的局面。
如今李泰此举,无疑彻底打乱了李治的谋划。
原本是预想摩会被逼到绝境时,定会将那批军械拿出投入战场。
但是,如今李泰逃去契丹,亲自将那批军械取出,这意义就变了。
想到此,李治再也坐不住,披上黑色玄袍准备出门,“我要去一趟英国公府,一切待我回来再议。”
然而,就在此时,薛仁贵面色凝重的快步跑到李治身旁,“殿下,太子来了,穿的是内侍的便装……”
此刻的长安城各方云动,崔家府上。
“魏王这疯子是要把棋盘掀了!”博陵崔氏长安家主捏碎信笺,看着桌上那柄从契丹送来的军械以及一封密信,满脸寒意。
这是当初他们与魏王合谋之事,如今这魏王是要把一切都拿到台面上来说了。
一旁的卢氏长安一脉家主静静地看着那封密信,眼中突然闪过一道精光。
“或许,”他缓缓开口,“这对我们来说,并非坏事,而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。
一个可以一举将魏王重新推回高位的机会。”
众人闻言,皆露出疑惑之色。
卢家家主微微一笑,开始娓娓道来:“诸位且听我细细分析……”
翌日,卯时未到,十六名御史言官宅邸的后门同时打开。
诸在长安的国公也同时踏上了轿撵。
李治搓着手里温热的玉珏,看太极殿前乌泱泱众人,捅了捅李恪胳膊:“三哥,今儿这戏台子可比上元灯会热闹。”
“陛下!魏王殿下深入契丹腹地,实乃天赐良机!”兵部侍郎晏愈杰突然出列,声音激昂,“今晨边关急报,摩会部已斩首契丹叛军三千,战功赫赫!”
李勣原本低垂的眼眸猛然抬起,心中暗惊,他竟一直未曾察觉,自己手下的兵部侍郎竟是李泰的人。
“胡闹!”另一位兵部侍郎崔敦礼随即出列,“私调府兵出境与谋反何异?”他颤抖着举起奏折:“幽州折冲府昨夜莫名短缺弓弩二百具,这账...”
这崔敦礼可不是世家之人,而是李勣绝对忠心的下属。
“崔大夫此言差矣。”任礼部侍郎卢青随即出列,“《汉书》中曾言,昔班超三十六人定西域,今魏王又有何不可?”
“陛下,如今摩会四部正值战力巅峰,若我大唐可以借此时机助其一臂之力,契丹大事可成。”
一时间李泰集团的党羽们以及部分世家纷纷为李泰请命,希望李世民可以下旨命李泰戴罪立功,平定契丹。
李承乾坐于首位,缓缓转过头,给后方几人使了个眼色。
“陛下,末将以为平定契丹此事可成,但却无需一戴罪之人领军。末将斗胆请命,三月内定可攻破契丹大营,斩摩可摩会首级,擒魏王归京!”
侯君集见状叹了口气,缓缓起身出列。
当看见陈国公出列,众人原本吵闹声渐渐平息。
“陛下,臣以为此事当从长计议,我大唐原本并不参与此事,若此时出兵,岂不是失了身份,也侧面向这些小国说明,我大唐乃是早有谋划契丹之意。”
“臣附议,陈国公所言极是。”长孙无忌也站了出来,“当务之急乃是考虑如何将魏王带回长安。”
李世民指尖摩挲着龙椅,看不出喜怒,余光仅是瞥了一眼房玄龄。
房玄龄心领神会,起身出列:
“陛下,臣以为,此时追回魏王并非当务之急。当下,我们应该考虑如何让我大唐拿到最终的利益。
边陲小国,萤虫之光岂能与日月争辉,如今魏王既已在契丹境内,不如就由他去吧。
反正,这契丹,最终我们是一定要拿的。
不过,河北道还需派得力之人镇守,一旦边陲之事接近尾声,我等还需以迅雷之势彻底拿下契丹。”
李治双眼微眯,心道:这就是你们小朝会商议的决策吗?所以,还是要保李泰?
想到这里,他不禁将目光投向那龙椅上面色如常的李世民身上。
“儿臣请旨!”李治突然出列,掀袍跪下,“即刻开放幽州武库,助魏王兄犁庭扫穴!”
话音落下,李承乾随即出列,“陛下,儿臣附议!”
两人目光相撞,默契地点了点头。
满殿瞬间哗然,李泰党羽们自知发展到如今地步,这一切的背后就是李治和李承乾所谋,可此时,两人为何异口同声要帮助李泰?
就在众人不解之时,李承乾继续说道:“儿臣认为,河北道还需大将坐镇,儿臣虽有意愿,但却有心无力,儿臣请旨,派晋王与吴王及两位国公前往幽州。”
李世民忽然轻笑一声,缓缓举起半块虎符:“准!着英国公李勣总督河北道军事,卢国公程知节押送军粮...”他忽然加重语气:“走太原道。”
李泰党羽们瞳孔骤缩——太原王氏的粮仓,正是他们走私契丹的命门!
……
-----------------
PS:各位,这几天工作太忙,更新的也很晚,大家对最近的剧情有什么疑问多多讨论哈。
我这两天写的有点急,但也是不想把重心放在描写异族上。所以,各位如果有什么想法,或者哪里感觉到有问题,都可以聊哈~
最后,跪谢各位能追读至此,求各位继续多多支持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