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孙皇后毫不犹豫的把李泰送走了。
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样的脾气,留下来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。
同时她也意识到,张彪的城府和心胸,比她预想得要小得多。
不过这是好事。
对于一个当权者来说,不需要属下有宽阔的心胸,更不需要对方有很深的城府。
因为那意味着难以掌控。
一个可以预知和看穿的属下,才是好属下。
不过长孙皇后不知道的是,真实的情况和她的猜想完全不一样——
张彪是装的。
生气是肯定的,但作为一个两世为人的穿越者,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孩子的无礼而失态?
那未免太看轻他了。
之所以有那番表现,不过是他提前站队的一种方式罢了。
李泰太聪明了,智商和情商都甩李承乾一大截,深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喜爱。
照这样下去,将来很难说会不会出现争宠夺嫡的情况。
而李承乾或许是在玄武门事件中受到了惊吓,极度缺乏安全感,很容易钻牛角尖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尽早站队才能消除他心中的不安,让他更加信任和依赖。
本来张彪还在想该怎么站队表现,没想到李泰居然主动站了出来,他自然不会放过,当即甩了脸子。
可谓是得偿所愿。
出了门之后,他就忍不住露出了笑容,然后骑着马朝着河边的粮票工坊飞奔而去。
不一会的功夫,就到达了目的地。
和琉璃工坊一样,粮票工坊的外围也布满了巡逻的守卫,标志着它在张彪心中占据了极高的份量。
原因很简单,粮票就是钞票。
而这个粮票工坊,本质上就是张彪建立的钞票印刷厂。
大唐的货币主要以铜币为主,但实际上,铜币根本不够用,完全无法满足市场所需。
这就导致通货紧缩和经济低迷,市场上依然存在以物易物的情况。
张彪早就发现了这样的情况,只不过因为时机不成熟,所以才一直没有出手。
如今,他的权势和关系网已经达标,已经能够接得住这泼天的富贵了。
去年大雪来临之前,夷男带着薛延陀大军狠揍了西突厥,缴获了很多物资。
其中就有一个特别的东西——长绒棉花!
夷男不知道它的价值,直接按照羊毛换粮的方式,一比一的全换给了张彪。
在他的眼中,这不过就是些填充衣服和被褥的材料,跟羊毛没什么区别。
但在张彪的眼中,这就是钞票的原材料!
如今棉花算是稀罕物,在大唐境内虽然也有,但基本都是作为观赏植物,并未大面积种植。
像这样的稀罕物,当作保暖填充物那就是暴殄天物,必须用来做钞票纸才算对得起它的身份!
最重要的是,它是无可代替的!
唐朝的纸张有宣纸、麻纸、绢纸等等,可以说是各有优劣。
但没有哪一种纸,比棉花更适合做钞票。
用棉花制作出来的纸,拥有绢纸的质地,麻纸的韧性和耐磨性,是理想的钞票材料。
这是经得住历史检验的。
所以张彪将这些棉花拿到手之后,就立刻运回了蓝田县,然后进行棉籽分离。
棉籽被种在了庄子附近的农田里,而棉花则送到新建的工坊里蒸煮磨浆。
然后添加少部分黄麻磨成的纸浆,再加入石灰作为漂白剂和保护剂,最后制成钞票纸。
而印刷方面,张彪采取了朱砂为主要材料的油墨印刷。
根据规格大小,粮票正面的左侧,会印上【十斤】、【五十斤】、【一百斤】等不同的字样。
而粮票的右侧,则印上张彪自己的工笔画头像,和后世的钞票一个款式。
至于粮票的背面,则是印上粟米、小麦、稻谷三种图案,并在图案上方印上了【大唐幸福粮仓】字样。
张彪是准备把粮票当钞票来发行的,所以自然不会无止境的印刷。
只不过以他目前的粮仓储量,再加上粮票工坊的效率,就算每天全力制造粮票也没什么问题。
如今第一批粮票已经制作出来,总标注量是十万斤,基本满足了发行需求。
不过在发行之前,张彪还要亲自来检查一遍。
在经过了几道关卡之后,他进入了粮票工坊,开始对印刷好的粮票进行抽查。
确认无误之后,他才命令工人将所有的粮票装上马车,然后再由数十名士兵护送到幸福城。
郑仁基早就接到了消息,所以一直就在城主府门口等着。
见士兵们将粮票运来了,立刻亲自上前检查并接收了这一批粮票,然后小心翼翼的将其送到金库保存。
随行的官员们见状,都不明所以,纷纷向他询问起来。
“郑大人,这些到底是什么啊?”
“这么小的字画,到底有什么用啊?”
“是啊,它到底是做什么的?”
面对他们的询问,郑仁基也没有卖关子,直接就告诉了他们。
“是粮票,用来兑换粮食的。”
闻言,在场的官员们顿时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,然后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。
“为什么要用粮票兑换?难不成以后不能用钱买粮食了吗?”
“莫非以后买粮要先买粮票?”
“大家安静一点,听郑大人说!”
有人发话之后,在场的众人这才安静了下来。
见众人都不说话了,郑仁基这才笑着开了口。
“粮票是蓝田县公给大家的俸禄,以后大家的俸禄,都会换成粮票发放。”
在场的这些官员中,绝大多数都是郑仁基夫妇的亲族。
他们虽然是幸福城的官员之一,但在大唐的吏部没有挂名,所以俸禄一直都是由张彪自掏腰包发放的。
之前发的都是铜钱,如今却突然说改换粮票,于是在场的人顿时都急了。
“俸禄发粮票?那粮票能当钱使吗?”
“是啊,我觉得还是发钱实在。”
“我也这样觉得……”
不过也有明白人,在思索了一会之后,就朝着郑仁基问了起来。
“郑大人,这粮票兑换粮食,是不是和粮价没有关系?”
这个问题显然是问到了点子上。
看着面前问出这个问题的人,郑仁基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,然后点了点头。
“对!”
此话一出,在场的众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“嘶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