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一九八年,田豫军与公孙度接连大战,连战告捷,公孙度彻底龟缩襄平,据城顽抗。
田豫率军进逼,屯于襄平城下,其麾下之军,以老带新,边打边练,逐渐壮大,如今已有两万余人。
公孙度亲领军出城数次,皆被赵云领白马义从打退,其中一次,甚至几被子龙射杀,至此,肝胆俱裂,再不敢出城。
田豫选择了稳扎稳打,起投石车,挖地道,筑堤坝,引浑河之水淹之,按部就班,一点点摧毁了襄平守军的军心,攻城一月之后,公孙度带千余死忠,弃城向北逃窜,过北方玄菟郡后,乃是他的亲家,夫馀国。
随着公孙度逃跑,辽东郡,正式换了主人,公孙续自出易京一来,不到一年时间,完成了既定的全部战略目标。
至于公孙度逃跑,这也是公孙续计划好的,围城而攻,敌方陷入绝境,往往于死境中,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,如曹操打邺城,耗费了相当久的功夫,襄平自是远不如邺城城高墙厚,但公孙续也不想浪费时间于此,所以不惜调动起十万百姓,挖河筑坝,引流淹城,也得逼公孙度逃跑。
而且他逃跑,也只有北上可去,夫馀国向来汉朝交好,公孙续没有借口攻打之,但公孙度过去了则有了完美的出兵借口,收服夫馀,不在话下。
他可不是公孙度这种志气,在公孙续看来,他的辽东,必须北收夫馀,东征高句丽,西吞辽西郡,南征朝鲜,灭三韩,将整个朝鲜半岛,都收到麾下,至此,才不枉来了辽东一趟。
但这些也都是后话,至少目前,他可以先享受胜利的果实了。
辽东不亏被众诸侯视作鸡肋之地,经过几天的统计,整个辽东仅有区区十五万多人口,其中,沓县作为海运港口城市,还占了一万,整个襄平,作为辽东郡治,抛去公孙度那些士兵,竟不到十二万人口,堪堪有了公孙续自己带来的人口的一半。
马匹倒是不计其数,如今辽西郡,辽东属国尽在公孙续手上,之前蹋顿苏仆延怎么养马,他照旧就是,无需太过操心,甚至,在把乌丸全部赶跑之后,公孙续俨然已经成了东汉第一大马商。
这几天里,公孙续接见了原先公孙度认命的各级官员,他们大多惶恐,但公孙续并未惩罚他们,说到底,他打公孙度是地盘之争,并无善恶,这些手下没什么好殃及的,他让他们正常工作,并安排自己人在一旁学习,辽东到底要如何施政,他准备一改东汉制度,不再举孝廉,改为考试上岗,竞争上岗,业绩留岗,此时还需要准备,故目前仍按原先的模式行事。
长史关靖忙起来了,他本就是公孙续手上第一实权文官,虽能力平平,但对公孙家绝对忠诚,从统计户籍,规划建造百姓们的房屋,大修大改襄平城,都是他的事情,如今一把年纪整天累的像条狗,公孙续找上那些带路党,也就是被公孙度屠杀,但漏掉的家族幸存者,挑选其中行为处事落落大方者,跟随关靖,做他的手下,负责襄平城大小事宜。
再就是收复玄菟郡事宜,玄菟郡历来是辽东屏障,处于东北平原正上方,上方就是夫馀国,同时还接壤三江平原,向来是高句丽喜欢侵略作乱的地方,这些事情公孙续都交给田豫领军完成了,辽东之战,已经证明了他的实力,玄菟郡拢共也就四万人口左右,根本构不成抵抗力,无须担心。
公孙续自己,则开始收罗人才。
辽东有人才,尽管公孙度杀了这里本地世家,但不妨碍辽东在三国乱世,一直都是很平和的事实,如管宁,邴原,王烈,甚至还有太史慈,都是从东莱郡渡过渤海海峡,抵达辽东。
然而这里和他们所想的世外桃源不同,公孙度短视,屠杀本土世家之后,发现没人治理辽东,又招贤纳士,想要收服这些前来避难的名士。
结果,管宁他们听说公孙度招贤纳士而来,真真到了,左右一打听,发现公孙度残暴无度,随意屠杀士族,之后大家就各显神通。
管宁称自己只读书治学,不语世事,也不居住在公孙度提供的馆舍内,自寻山谷居住。
王烈被公孙度以兄弟之礼对待,但公孙度一向他咨询政事,想要给他封官,王烈得知后连忙切割,自称商人,拒绝了公孙度任命。
邴原比其他两人还不如,他来辽东,找到了曾经的老乡刘政。刘政也是来辽东避难,得罪了公孙度,公孙度抓了刘政家人,刘政去邴原家躲藏,当时太史慈已经看出公孙度就是个残暴小人,想要回家,于是邴原将刘政托付于他,自己去公孙度那里领罪,最后邴原长期被公孙度禁足。
公孙续打败了公孙度,自然也解放了被禁足的邴原,也是在邴原口中,才得知原来有这么多人曾避祸辽东。
“前将军,辽东文教不兴,若说有才,只有平原王烈,和北海管宁两人,有大才,或可助你治理辽东。”
邴原并不熟悉公孙续,但他看公孙续的士兵,在进入襄平城后,对百姓秋毫无犯,公孙续自己,也没有大肆搜刮钱财,甚至还开了郡府库放粮,稳定民心,之后他才找上公孙续。
但他并非要投效,而是想要回家,公孙续在了解了他的事情之后,同意了他的请求,但也希望他能教教自己,去哪里可以寻觅到人才。
邴原思考良久,为他推荐了管宁和王烈。
“管宁管幼安于我自幼时相交,一同求学,他自那时起,就是志诚君子,专心治儒,我虽知其有才,却不保证,他能为将军所用。
至于王烈也是如此,彦方之名声,还远在我等之上,更是举孝廉,若是想要为官,天下无处不可去,但他最后避祸辽东,可见其心中,并不想为官。
将军从度手上解救我,还愿意送我回家,我感激不尽,本应报答,但我和幼安不同,他自小没了父母,了无牵挂,而我来辽东之时,将家人安置在北海城内,如今牵挂的很,不得不返家。”
能和管宁相交,邴原也是君子,坦率的说了自己的处境,公孙续并未强求,说待他们出海,前往东莱之时,就带他回家。
其实公孙续也并不是特别强求,就像荀谌一样,你愿意来,我欢迎,如果真没有人才,大不了自己从头来教便是。毕竟,文教之事,后世的理念,是远高于现在的,或许教不出天才,但足以催生出一批,能处理绝大多数事情的人才。